免税店的消费群体(韩国免税店香味)
免税已经成为海南闪亮的新名片。在海南举办的首届消费博览会上,来自海内外的全球免税巨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与此同时,广州、深圳、上海、成都、杭州等地也在大力推进免税店建设。长沙、福州、天津等城市都传出市内免税店要落地的消息。一时间,免税店逐渐在全国遍地开花。
竞相布局万亿免税市场。
免税店竞争的背后,是免税店巨大的市场前景。海南省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人免税消费规模约为1万亿元。
自2012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世界免税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消费者免税消费占全球免税消费的40%,其中境外购买免税商品整体规模超过1800亿元,占全球免税消费的近一半。在国内外双循环的背景下,消费回流国内的潜力很大。
消费回流也是政策积极支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内免税店”,提出“北至广州、深至成都”五大国际消费中心。
在这种背景下,一大批免税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日,长沙、广州、福州、天津等多个城市传出市内免税店落地的消息。深圳、成都、武汉等城市已将免税店建设提上日程。
香港元大证券研究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态度积极,免税政策有望进一步放开。2025年,免税额度预计达到3554亿元;离岛免税预计2025年达到2099亿元;市内地方政府对免税态度积极,政策可能在2022年放开。保守估计,放开将带来406亿元的销售额;机场免税有望随着国际客流的回暖而显著恢复,2025年销售额将达到672亿元;岛内“一正三负”免税清单即将出台,预计2021年实施。据此,预计免税金额可能达到63亿元。
海南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免税市场。
离岛免税无疑是免税市场的“绝对王者”,这意味着离岛旅客限量次、限量值、限量品种免征进口关税,适用对象从离境旅客调整为包括本国公民在内的离岛旅客,适用对象范围更广,税收优惠力度更大。海南岛是世界上第四个离岛免税区,其他三个是日本冲绳岛、韩国济州岛和中国台湾省澎湖岛。
海南省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以来,当地免税经济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从2020年7月1日新政实施到年底,海南全岛免税店日均销售额超过1.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倍。今年一季度,海南离岛免税收入153.9亿元,同比增长416.6%。5月1日至5日,海口海关监管离岛免税购物总额9.93亿元,购物人数12.1万人次,134.5万件,同比分别增长248%、141%和229%。预计今年海南省离岛免税商品销售额可能超过600亿元。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南的目标是到2022年占据中国免税消费额度的10%,即1000亿元。
在免税消费领域,海南有着巨大的优势和独特的魅力。自2011年启动试点以来,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经过多次优化调整,日趋完善。
2020年6月
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中国首个以消费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在这次盛会上,免税行业巨头DUFRY、DFS集团、中国免税品集团、空海免税品、海旅免税品、珠海免税品、王府井免税品等争相参会,高端消费产品琳琅满目。
“到2020年底,海南离岛免税产业产值约50亿美元。如果海南继续保持增长曲线,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免税市场。”毕马威中国和穆迪近日联合发布的《海南自贸港旅游销售市场白皮书》报告写道。
业内期待市内免税店政策放开。
除了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市场对免税行业的新期待基本集中在市内免税店的政策放开上。所谓市内免税,是指在市内开设的免税店,消费者在店内购买、支付,在机场等口岸提货。根据中国海关规定,持外国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可以购买免税商品。
按照目前的监管要求,市内免税店销售的商品种类非常有限,能买到的人很少,几乎没有销售额。目前市内免税店占国内免税规模不到10%。但是,政策的放开已经准备好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城市免税店政策,规划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城市免税店”,提出“北上广深成”五大国际消费中心。
上海在这方面雄心勃勃。根据计划,上海将力争2021年实施市内免税店新政,新增50家离境退税定点商店,培育壮大20个本土品牌,引进30个国际高端品牌,力争新增800家首发店,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
深圳也不算太大方,各区都在积极规划发展免税产业。
前海计划打造全球免税商品集散地。2021年3月9日,深圳前海管理局与深圳国有免税商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三店两平台一中心”,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免税购物中心。5月,免税集团在前海商贸物流小镇建成“深圳免税”?全球线下体验店开始试运营。
罗湖计划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免税城市。2021年3月16日,罗湖区工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划》提出,拟打造跨境消费中心,加快推进国贸免税城项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免税城。积极争取市内免税政策落地,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申请免税品经营资质,高标准建设“两店三税五平台”。盐田着力打造沙头角免税项目。2021年盐田区政府提出,将着力打造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力争类似于“海南岛模式”的相关免税政策。
除沪深之外,市内免税店也在多地开花。中免集团、深圳免税、中出服免税都在多个城市积极落地市内免税店。其中,中免集团已在北京、上海、青岛、厦门、大连开设有5家免税店,中出服已将市内免税店开到了北京、上海、郑州、杭州等城市。
动了谁的奶酪?
高毛利的免税业务,一度是部分机场躺赚的“法宝”,其利润甚至超过飞行业务,可惜好景不长。
上海机场最新公布的一季报显示,一季度上海机场营收和净利大降。其中,营收8.66亿,同比下降47.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36亿,降幅达641.63%。今年1月初,上海机场与日上上海签订补充协议,将租金“月实收费用”按照“月实际销售提成”收取。疫情下,上海机场收到的租金严重缩水,一季度上海机场免税店租金收入仅为0.92亿元,可相对比的是,日上上海2017-2019年向上海机场支付的免税店租金分别为25.55亿元、36.81亿元和52.10亿元。
上海机场董事长莘澍钧在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受到海南的离岛免税、市内的免税店以及跨境电商,还有进口关税持续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机场口岸免税消费的购买力已经发生了变化,浦东机场此前免税红利难以为继。”
此外,眼上各地的市内免税店,也让人颇有“一哄而上”之感,可以预见,未来免税企业的竞争会越来越大。珠海免税集团董事长鲁君驷表示,“免税行业必须要差异化竞争,都做一样的事情,最后会导致恶性竞争、打价格战,影响整个市场的持续发展。”
前述《白皮书》也指出,旅游免税零售产业这种快速成长的行业,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成长的烦恼,要在品牌支持、招聘和员工培训、产品定价、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优化。
此外,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赵圣慧、阮丽熔认为,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自主品牌亦迅速崛起,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对外门户,免税店经营企业应积极挖掘国内特色品牌,助力国内品牌国际化发展。一方面,促进我国境外消费回流,一方面,宣传和推广我国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