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梅克人看中国(迈克·罗朗)
103010,卡尔克劳著,徐扬译,九州出版社,2022年4月,48.00元。
姚
九州出版社的《四万万顾客》(作者美国卡尔克罗,徐洋译)近日出版。记得这本书是《四万万顾客》之前出版的,所以从网上查了一下。2011年1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者为夏伯明(夏伯明还翻译了本卡尔克罗的《四万万顾客》,也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克罗曾说,“我的工作自然会促使我把中国人当成潜在客户,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思考中国人可能会买什么,如何包装这些东西,用什么样的广告方式更有效地增加销量。我的客户出售各种商品,从纺织机到香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克罗被迫离开上海回到中国,将公司业务交给中国同事。他在上海从事广告工作近20年,在研究中国消费者行为心理和与中国人共事的过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通”。离开中国后,克罗出版了两本关于中国的书, 《洋鬼子在中国》(四个饥饿的百万顾客)和《四万万顾客》(我为中国人说话)。
对于精彩的《卡尔克劳《我为中国人说话》一书,保罗弗伦奇在《:》一书的序言中有精彩的描述“《四万万顾客》年,卡尔幽默风趣,但总是见解深刻,内容翔实。他对广告的痴迷促使他花大量时间研究普通的中国男女。他们是消费者、购买者,是进入一个新社会后,受诱惑选择(或拒绝)越来越多产品和服务的人。同时,他也考察了外国公司对中国和中国客户一直存在的各种误解。他经常称自己为“业余人类学家”。这本书让克罗名声大噪,直到1945年去世,他一直收到书迷的来信。一位美国广播员评论说,如果你想去中国,你一定要读这本书,并建议去上海的人去见见克罗。”
当然,卡尔克罗《四万万顾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正如译者徐扬所说的3360“克罗本人不可能完全抛弃主观的个人色彩和片面性。厚脸皮的中国通经常自信地解释他们所见所闻.克罗能够意识到中国人的勤劳智慧,中国人的吃苦耐劳精神,也对当时各行业的普通体力劳动者表现出可贵的尊重。但是,他对仆人和雇员的关系,黄包车工人和雇主的纠纷,中国妇女的处境,以及水陆拾荒者的问题,也可能在他的作品中过于简单化了……”(《四万万顾客》翻译后记)
虽然没有当代外国人写中国的优越感,对中国表现出一些同情,但卡尔克劳是一个广告商人,而不是政治家或作家。他晚年写的《四万万顾客》这本书,只是一本个人影像画册,难免带有一些个人主观色彩,包括我们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对民国时期人们生活和消费习惯的分析。不过还是挺值得一读的,和一般的游记描述不太一样。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所有章节最终都会落入克罗熟悉的广告内容,这并不奇怪。至于能不能读《民国二十世纪的各种社会生活》《民国街头》《普通人的柴米油盐》,那就是阅读体验不同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