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样板间(乡村风貌示范带提升内容)
拓宽乡村振兴道路的典范
光明日报课题组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朱茂山村是一个距县城13公里的小山村,毗邻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主战场——山麓,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八十八年前,红军在焦山铺挡住了数倍于己的敌人,筑起了一条过湘江的生命通道。88年来,红军血战湘江的英雄事迹代代相传,红军精神激励着毛竹山村人民奋力前行。
从“朱茂村”到“葡萄村”,“穷村”变成了“富村”
改革开放之初,毛竹山村这个100多口人、900亩农田的自然村,主要靠种水稻或做短工为生,生活普遍比较困难。村里流传着一首民歌:“朱茂山,葡萄村,人生苦,南瓜汤,有的女人不嫁朱茂郎。”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今天的朱茂山村建筑整齐,花果飘香,人民生活富裕。村民们靠种葡萄过上了富裕的生活,3354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村。被认定为自治区葡萄种植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荣获自治区文明卫生村、绿色乡村等称号,成为广西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杰出代表。
朱茂山村的改造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2002年,毛竹山村的两三个村民开始尝试种植葡萄。由于葡萄种植的启动资金比较大,需要贷款投资葡萄大棚和货架,这对于以“朱茂山”之名世代种植水稻或从事小农经济的村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当时大多数村民对这两三个特立独行的种植户投以怀疑的目光,甚至有人说种葡萄会把人饿死。然而,这些种子测试者在第一年尝到了甜头,怀疑的目光渐渐消失。“当时我心里也很忐忑。直到葡萄收获的第二年,成本才一下子收回来,悬着的心落地了。这也证明发展葡萄产业是可行的。”测试人员之一的王海荣说。
如今,漫步朱茂山村,小楼错落有致,镶嵌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中。它们风景如画,和谐宜人。文化活动室、篮球场、停车场、休闲场、水车、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泵房等基础设施完善。这片红色的土地生机勃勃,应该告慰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
毛竹山村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毛竹山村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折射出一个地区发展的脉络,是全州县人民不断奋进、奋发图强、走进小康社会的最美之路。
人才是基础。20多年前,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农民纷纷进城打工。在蔡湾镇,留在家乡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妇女大多是“带着女儿拖着孩子”。为了培养农业人才,蔡湾镇党委政府从“留守”人员中发现了致富带头人。
李是毛竹葡萄引种栽培的关键人物之一。得知种植葡萄经济效益好,她主动到浙江学习种植技术,动员大家一起种植。蔡湾镇党委、政府从她身上看到了希望,大力支持她组织当地妇女开展示范种植,帮助和指导李牵头成立了全州县第一个妇女葡萄协会——蔡湾镇3354天福联妇女葡萄协会,2002年6月发展成为全州县天福联妇女葡萄协会。
在李的带动下,蔡湾镇的葡萄产业逐渐发展起来
为促进葡萄产业发展,蔡湾镇派出党建指导员,指导毛竹山村党小组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通过深入走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掌握村民眼中有威信、有能力的党员群众名单;召开农户代表会议,民主选举朱茂山村振兴党群理事会,协助村“两委”管理产业发展、公益事业等村内公共事务。该局率先成立了蔡湾镇党群共建奔小康支部。党员带头示范,建立了统一品种、技术、管理、销售的“试验田”葡萄园模式。通过党组的引导,理事会和协会的推动,毛竹山村不仅实现了农民增收,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了邻村农民通过勤劳致富。目前,毛竹山村已成立党支部,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向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村的目标阔步前进。
技术是支撑。为推广葡萄种植,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和帮助种植户引进适合全州气候和土壤的维多利亚、夏黑、边策、柯文等优良品种,并多次聘请全国葡萄专家在全州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使先进技术在全州得到试验和应用,促进了葡萄种植技术的转化,提高了葡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特别是葡萄的优质高效种植和“一年两收”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传统的葡萄种植由一年一收变为一年两收,二茬品质更好,市场价格更高。毛竹山村的村干部不仅给村民免费送苗试种,还把“农业课”开到了田间地头。技术人员经常到村里进行实用的葡萄技术培训。示范通过导师制帮扶和小厨班种植,带动全村种植葡萄,促进葡萄种植成为毛竹山兴村的支柱产业。
品牌就是战略。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全州县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以蔡湾镇、邵水镇、建堂乡等镇为重点镇发展葡萄生产,由过去的水田种植向缓坡旱地种植转变。通过建设基地、制定标准、加强宣传、拓展市场,强化和引领葡萄产业发展,推动葡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促进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2010年8月,在第十六届全国葡萄研讨会上,全州县评选出的翁比库孜提葡萄和红土孜提葡萄样品分别获得“全国早中熟优质葡萄金奖”和优质奖。2010年10月,袁隆平院士为全州县出产的葡萄题词:“两个熟葡萄甜,全州。
农民富”。高标准科学建园和管理使得全州县葡萄逐渐走向全国,小小葡萄成了毛竹山村的支柱产业。统筹促发展。毛竹山村选择葡萄作为主导产业,因地制宜,步步为营,以打造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健康生态、美丽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葡萄为主导产业,统筹山、水、林、田、土整体建设,制定保护生态的“村规民约十条”,形成葡萄、古酸枣树、毛竹绿道、桂花步道等农旅结合新景观,打造出产业发展、村民富裕、乡村宜居农村新气象。从毛竹山村产业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证明了产业是强桂之基、富民之要。产业振兴,推动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同频共振,乡村才能呈现出一幅山水美、产业美、生活美、治理美、精神美的“五美”画卷。
全产业链开发,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阔
毛竹山村是广西无数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类似这样的乡村广西还有很多。他们积极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取得可喜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但目前,不少乡村产业还比较单一,防范风险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全产业链开发,才能高质量走宽乡村振兴路。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夯实农业全产业链基石。要牵住优势特色产业这个“牛鼻子”,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夯实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基石。打造产业集群,要立足广西本地资源特色,聚力发展在全国地位优势明显的产业,如产业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的水果、蚕桑、茉莉花、罗汉果、三黄鸡、奶水牛等产业;发展水平排在全国前列的蔬菜、食用菌等产业。加大富硒产业发展力度,广西有富硒土壤面积4795平方公里,为目前全国最大面积连片富硒土壤区域,发展富硒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培育发展绿色大健康食品,以绿色、长寿、富硒为品牌形象,加快长寿食品、富硒食品、营养食品等6大原料生产基地的开发布局,提升大健康食品经济在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推进品牌建设,重点打造一批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及“广西好嘢”“圳品”品牌,擦亮“桂字号”名片。
融合农文旅发展,培育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广西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农耕文化积淀丰厚,农文旅融合发展得天独厚。可创新推动这些发展模式:①“村居 文旅”发展模式。如明仕雅居、阳朔墨兰山舍和绿叶家园民宿各有特色,都坐落于山水乡村之中,充分开发了广西传统文化、民族特色和生态资源,带动周边旅游新业态。②“田园 文旅”发展模式,如桂林龙胜大寨村的“龙脊模式”,种稻种出了人民币,如今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③“花卉 文旅”发展模式,如横州市打造“茉莉闻香之旅”,形成茉莉花规模生产、加工、文化、旅游、服务互融发展的产业集群,10多万花农以花致富。④“水果 文旅”发展模式,如恭城红岩村,形成以月柿产业为核心,集柿子生产、销售、旅游、休闲农庄、物流、加工柿子全产业链条。⑤“美食 文旅”发展模式,如柳州市以螺蛳粉为主导产业,建立种养 加工 物流 餐饮 农业休闲观光 工业旅游等全产业链,产业园农村居民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元。⑥“群演 文旅”发展模式,如阳朔县的《印象·刘三姐》,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梦呜苗寨”,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梦·巴马》,游人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村民白天当“农民”,晚上当“演员”,不仅致了富,还改变了精神追求。此外,还可通过“康养 旅游”“科普 旅游”等,叠加形成“村居 群演 文旅”“田园 果 花 文旅”“茶叶 康养 文旅”“生态 康养 旅游”“科技 科普 旅游”等多种模式,让产业链条更长更宽,产业效益空间更大。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提升全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要健全完善相关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的科技创新引领政策、人才引进政策、大型工商企业引进政策、龙头企业培育政策、财政投入政策、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和宅基地用地政策、推进社会化全程服务支持政策,等等。如落实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逐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创新财政支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财政贴息、担保等支持政策,把撬动和放大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全产业链,作为财政扶持农业投资的一个重中之重的政策工具,加大财政资金在这方面的扶持安排比重;积极探索试点建立南方特色农业期货交易中心,用“期货 保险 银行 担保”金融政策组合拳破解农业高风险投资经营大难题;鼓励建设集种养、加工、仓储、配送、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冷物流链协同平台,提升全产业链稳定性和产品竞争力。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14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