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2021年负债多少(同期增长和同比增长)

摆账网 知识与问答 2024-11-21 14:20:49

销售方面,碧桂园2021年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为5580亿元,其中68%的销售贡献来自三四线城市,合计年化率为67%。股权支付金额5022亿元,股权销售支付率连续6年超过90%。

投资端,碧桂园2021年收购项目333个,土地权益溢价合计约1416.2亿元。其中,85%的新获得土地位于五大都市圈,通过多元化渠道获得土地的比例约为29%。

财务上,截至2021年12月31日,碧桂园可支配现金余额约为1813亿元,其中343.46亿元为受限资金。总有息负债余额3179.2亿元,净负债率45.4%,较去年末下降10.2个百分点。碧桂园的银行及其他贷款中,一年内偿还的金额为643.82亿元,一至五年内偿还的金额和五年后偿还的金额分别为1390.05亿元和31.38亿元。

碧桂园还积极优化贷款结构。2021年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5.2%,较去年末下降36%。其控股股东2021年增持3.28亿股,约占总股本的1.42%。

相关问答:碧桂园负债率多少 2022

碧桂园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78.5%,净负债率为49.7%,现金短债比为2.14倍。【拓展资料】碧桂园集团,即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hk),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是中国最大的新型城镇化住宅开发商。采用集中及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业务包含物业发展、建安、装修、物业管理、物业投资、酒店开发和管理、以及现代农业、机器人;碧桂园提供多元化的产品以切合不同市场的需求。各类产品包括联体住宅及洋房等住宅区项目以及车位及商铺,同时亦开发及管理若干项目内的酒店,提升房地产项目的升值潜力。除此之外,同时经营独立于房地产开发的酒店,2019年全年销售金额7715亿元,居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一位。碧桂园于2007年4月2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上市不但为集团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资金,也迈出了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成功一步。碧桂园在上市后备受市场认同——于2007年9月1日成为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环球标准指数成份股,于2007年9月10日晋身成为恒生综合指数、恒生中国内地综合指数及恒生中国内地流通指数成份股(现为恒生中国内地100)。加入成份股标志着资本市场对碧桂园作为香港股票市场重要部分的肯定,并强化肯定了碧桂园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碧桂园自创立以来,一直受惠于中国日趋兴旺的经济发展,并逐步走出广东省,拓展至全国其他经济高增长地区。截至2015年 12月31日,除广东省外,碧桂园已于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多个策略性挑选地区拥有物业开发项目。自2011年12月,碧桂园成功进军海外市场,在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拥有开发项目,策略性的拓展不仅进一步巩固了碧桂园于广东省的市场领导地位。而且发展了其他区域的业务,加强了品牌影响力。并充份体现了碧桂园的项目执行能力及开发模式的可复制性。展望未来,碧桂园将围绕地产业务核心,通过金融化手段强化或整合地产产业链上的各项社区相关业务,完善覆盖社区资源整合平台,打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充分释放集团内资产价值,继续巩固并加强在行业中的地位。创始人杨国强手书《碧桂园是什么》和《我梦想中的碧桂园》,书中既提出了碧桂园的发展纲领,也展现了碧桂园的企业形象。

相关问答:万达减债2158亿元,负债率降到60%,而其他房企负债率均超过80%,你怎么看?

房地产负债率高,这个是很正常的事情,目前万达之所以把负债率降到60%,因为最近几年万达抛售了大量的资产用于还债,其目的就是为了转型走轻资产发展道路,因为王健林不看好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我们先来看一下目前一些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情况。

房地产一直是一个资金导向型的行业,资金就是房地产的命脉,通过高负债高杠杆一直是房地产开发商的生存技能,所以最近几年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都一直处于高负债的状态,目前全国房地产开发商的平均负债率大概是在80%左右。

而排名前列的房地产开发商负债更是惊人。

截止2018年上半年,销售额排名前5的开发商有息负债高达15850亿元。 其中,中国恒大6762亿元,碧桂园2945亿元,万科集团1794亿,融创中国2098亿元,保利地产2251亿元。

房地产开发商未来将面临很大的偿债压力,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

过去几年我国房价迅猛发展,开发商也赚得盆满钵满,也是在这种环境之下,开发商不断的去加杠杆,不断的去负债。

但目前我国楼市已经进入了一个转折点,房价不可能像过去几年那样迅猛发展,甚至部分地区房价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而在楼市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很多开发商的债务却纷纷到期。

当前房企有息负债余额约为19.2万亿,规模最大的是房地产开发贷,其次是委托贷款、信托融资、信用债、并购贷、海外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分别为9.6万亿、2.8万亿、2.4万亿、2.2万亿、0.6万亿和0.3万亿。

这么高的债务是压在房地产开发商头上的一块石头,弄不好就把自己的脚砸到了,未来4年将是房地产负债兑付高峰期。2018 下半年到2021年到期规模分别为2.9万亿、6.1万亿、5.9万亿和3.4万亿,2022年及以后总计仅0.9万亿。

而这几年估计也正好是我国房地产转型以及改革的一个重要时间段,如果按照目前的房地产发展趋势,开发商想像过去那样高负债高杠杆开发,明显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看到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寻找资金过冬,通过降价促销,尽快回流资金,另外还通过发行高息债券来融资。

比如前段时间,恒大就以13%左右的利率发行了18亿美元的债券,其中许家印自己就认购了10亿美元,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房地产行业融资很困难。

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开发商都在纷纷寻找转型之路。

万达集团负债率降到60%,转型初见成效

2017年的时候,万达负债超过4000亿一直是个热点新闻,当时王健林被称为中国的负债大王。

而为了降低债务,最近几年万达一直在出售各种资产用来偿债。

我们先来看一下最近两年万达出售的一系列资产清单:

2017年7月19日,万达与融创、富力上演了一场世纪交易:万达将77家酒店卖给了富力地产,交易价格为199.06亿元,以438.44亿元将13个文旅酒店项目91%股权卖给了融创,合计金额为637.50亿元。

随后万达相继清空了英国、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多处海外资产,并将大多数业务移回国内。

比如以约为50000万欧元出售了马德里竞技俱乐部17%股权;以3.15亿出售澳洲黄金海岸项目及悉尼项目。

今年9月18日,万达集团又出售位于芝加哥的摩天大楼,10月29日,万达又将万达文化管理100%股权出售给融创,融创的代价是支付62.81亿元。

通过这一系列的资产处置,万达集团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回笼了将近2000亿的资金,大大减轻了还债的压力。

王健林和万达的转型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首先我们不得不佩服老王的眼光和魄力,这几年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很多开发商都纷纷在扩大版图,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开发商都是高负债,高杠杆。

但就在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的这几年,王健林却在谋求转型缩减房地产业务,而且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我们以2017年万达各项业务收入为例:

2017年万达集团收入总共是2273.7亿元,这里面商业地产收入1125.4亿元,文化集团收入637.81亿元,影视集团收入532亿元,金融集团收入321.2亿元,网络科技集团收入58.6亿元,其他业务130.7亿元。

也就是说,目前跟房地产有关的业务收入只占到万达集团的50%左右,另外的50%是由新业务贡献的,而房地产业务当中,租金又占了一部分,所以目前万达集团非房地产项目开发的业务收入大概是64%左右,这个比例要远远高出其他房地产开发商。

比如2017年恒大营业收入是3110.2亿,这里面至少百分之90%以上的收入是来源于房地产。

所以尽管目前恒大的规模比万达大,但是未来的发展潜力不一定比万达好。

现在回过头来看下王健林出售各种资产用于偿还债务,降低企业负债压力,走轻资产道路是一个很明确的选择,至少他看见了未来中国房地产的道路不是很明朗。

上一篇:长城 不良资产(长城资产重组进展)

下一篇:花呗上征信会影响什么(花呗上征信了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