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新增贷款(首贷扩面专项行动)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再次成为实体经济金融支持的“主力军”。2000亿额度,向21家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4月28日科技创新再融资下行,市场反响强烈。
在业内专家看来,科技创新再贷款的设立成为撬动专业化创新的新支点,充分体现了政策的及时性、创新性、准确性、适应性和有效性。
低成本资金为银行增添力量。
资金成本相对较低是再融资的一大特点。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再融资的设立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从而增加银行支持技术创新企业的动力。
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企业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们一般具有轻资产、高投入、高风险的属性。较高的风险成本体现在银行理财的定价上,往往是企业难以承受的。
在进出口银行客服管理部负责人戴士弘看来,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撬动社会资金推动科技创新,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他表示,进出口银行将充分利用央行科技创新再贷款资金,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d投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作为实施单位之一,将发挥国有大银行“头雁”的引领作用,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力,以优质的金融服务推动高水平科技自主的实现。
建设银行营业部主任姜说,科技型企业是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力量。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擅长专项创新的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发展。可以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作用,实现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的精准滴灌,进一步强化科技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有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
针对科技企业的“瓶颈”问题
今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频频落地,激怒金融支持实体。
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通过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1000亿元交通物流再贷款撬动1万亿元资金;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用好支农小额贷款和两个减碳工具,加快向交通物流领域再贷款1000亿元,新增科技创新再贷款2000亿元,普惠养老再贷款400亿元,预计新增金融机构贷款1万亿元。
首先,科技创新再融资的设立体现了政策的时效性。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专特服处处长尹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科技型企业
全国人大常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吕薇表示,科技创新再贷款是一种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利于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缓解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此外,科技创新再融资的设立也是政策精准性的体现。从科技创新再贷款的支持范围来看,包括“高新技术企业”、“有专长、有创新的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型企业。优先考虑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企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具有专长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小巨人”企业、国家重点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和上下游重点支持企业、参与创新基地平台建立的企业、国家科技园区企业。
创新驱动的“专业化创新”企业具有“高研发”;d、低收入、高技术、轻资产、高潜力、轻市场”,用龙R & ampd投资周期,收益不可预测,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方式单一。
尹表示,再融资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研发、技术改造等领域。并重点扶持个人冠军企业、专门从事专项创新的中小企业等。从而实现资源集聚。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郭蓉表示,央行推出的科技再贷款是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重大突破,引导金融机构在科技与产业结合的关键节点上精准发力,真正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良性循环互动的基础机制有效改善了科技企业集团的融资环境,极大地增强和调动了全国创新创业的预期和信心。
在政策效果方面,尹表示,2000亿元的再贷款规模和1.75%的再贷款利率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研发投入比重。企业投资。创新再贷款政策立足金融建设,服务企业需求,促进产业发展,体现政策协调,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有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广大“专精创新”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