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的竞争对手拟上市,准“共享出行第一股”背后存两大隐忧

来源:互联网 知识与问答 2024-04-02 08:30:34

文 | 杨万里

近日,嘀嗒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若能成功实现上市,它将成为“共享出行第一股”。

时间先回到9月初。当时,外媒报道嘀嗒出行考虑在香港进行5亿美元IPO。随后,嘀嗒出行方面回应,“针对这则信息不予评论,没有相关信息可以披露。”

然而,短短经过1个月后,嘀嗒出行就加快了向资本市场进军的步伐。对此,有 财经 媒体发表观点称,上市的目的或是寻求增加市场份额,与对手滴滴出行展开竞争。

回顾嘀嗒出行发展历程,该公司仅花了六年时间成长起来。该公司旗下的顺风车业务最引人关注,2019年市场占有率高达665%,位居顺风车市场份额第一。

不过,嘀嗒出行也存在两大隐忧,一是顺风车行业竞争激烈,二是公司本身存在合规风险。

2014年,共享经济开始预热,创业者找到了新蓝海,各路资本也不断蜂拥而入。

那年9月,“嘀嗒拼车”(嘀嗒出行前身)被推出,主打1对1顺路拼车模式。两个月后,IDG资本向其投资了1000万美元。本次融资是“嘀嗒拼车”的A轮融资。

到了2015年1月和5月,李斌系旗下的易车网、IDG资本以及其它投资机构,又分别向其投资2000万美元和1亿美元。在1年时间内,“嘀嗒拼车”成功进行了B轮和C轮融资。

2017年3月,蔚来资本向又参与了D轮融资,李斌本人后来也出现在“嘀嗒拼车”的董事名单中。

2017年9月,出租车业务上线,“嘀嗒拼车”的业务范围增加。到了2018年,公司品牌升级为“嘀嗒出行”,成为兼具顺风车和出租车的移动出行平台。

目前,嘀嗒出行已成为一匹“黑马”,从创立至今,在6年时间内迅速成长,并开始闯关资本市场。

与竞争对手滴滴出行不同的是,嘀嗒出行的业务范围并不大。滴滴出行已涵盖出租车、专车、滴滴快车、顺风车、代驾等多种出行服务,而滴答出行主要聚焦于顺风车业务和出租车网约业务等。

公开资料显示,嘀嗒出行已于去年实现扭亏为盈。2017年至2019年,嘀嗒出行经调整的净利润分别为-9702万、-107亿、17亿元人民币。

再看国内竞争对手,滴滴出行从2012年累计亏损超300亿元,甚至还有媒体报道称亏损500亿元。国外方面,网约车两巨头Uber和Lyft去年依然未能实现盈利,分别亏损8506亿美元和26亿美元。

嘀嗒出行为何能“一枝独秀”,实现盈利?

经多方了解,嘀嗒出行是一家纯信息服务提供商,平台不拥有或租赁车队车辆,即不承担任何拥车费用。因此,平台不需要提供大量补贴,甚至可以收取较低的服务费,从而增加公司盈利。相反,像滴滴出行这类企业,需要大量的补贴以持续留住用户,最终陷入亏损泥潭。

正是嘀嗒出行是业内仅有实现盈利的公司,投资者才对这家公司重点关注。

除了上文提到的盈利为正,高市占率也是嘀嗒出行的亮点。

自2018年滴滴出行接连出现 社会 事件后,滴滴的顺风车业务一度被暂停。而在此期间,嘀嗒出行的顺风车业务快速增长。2018年和2019年,嘀嗒顺风车搭乘订单分别为4820万份和179亿份,分别同比增长1042%和2705%。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的报告,若按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2019年市占率为665%,占据国内顺风车市场份额第一。

那么,嘀嗒出行的“第一”含金量多高?我们关注到,由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服务过的辉山乳业、瑞幸咖啡等公司出现过财务造假现象。这些上市公司造假曝光后,要么被摘牌,要么股票长期停牌。

有机构预测,中国顺风车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140亿元迅速增长至2025年的11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或达418%。

顺风车行业是一个大生意,但并不意味着是好做的生意。嘀嗒出行存在的两大隐忧一是行业竞争激烈,二是存在合规风险。

一方面,嘀嗒出行面临着“前有狼,后有虎”的境遇。当嘀嗒出行准备IPO之际,滴滴出行、高德地图等动作不断。

今年9月份,滴滴出行对传统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同时宣布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为出租车乘客发放打车券拉动消费。另外,滴滴出行还推出了“青菜拼车”和“花小猪”两个新平台,这一举动被外界视为重返顺风车市场的布局。

同样在9月份,高德打车在北京上线“北汽出租”。此外,高德打车还与新月联合、北方北创等北京多家大型出租车企业达成了巡游车网约化合作,上线车辆将超过3万辆,即北京市近50%出租车实现网约化。

另一方面,有市场人士担忧嘀嗒出行存在合规问题。

自2019年5月至今年9月,嘀嗒出行运营主体北京畅行公司存在64条行政处罚记录。

有互联网分析师接受采访表示,嘀嗒出行之所以多次被处罚,是因为嘀嗒出行不是正规的营运公司,至今未拿到《网络预约出租 汽车 经营许可证》。

这位分析师还表示,嘀嗒出行一开始是以共享经济的名头出现,做出行的色彩比较淡,更偏向于做撮合服务。待共享经济概念热度消退后,嘀嗒出行转型成为出行平台。

嘀嗒出行也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面临与顺风车市场法规有关的不确定因素。不遵守法规或发牌制度或其变动可能对该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截至今年二季度,顺风车业务给嘀嗒出行带来的收益占总收益比重高达878%,而从2017年至今该业务比重保持在50%以上。不难发现,如果顺风车业务板块出现幺蛾子,或将对嘀嗒出行业绩造成较大冲击。

值得关注的是,网上曾有市场人士称嘀嗒出行整体估值超过百亿人民币,但与滴滴出行800亿美元(约超5000亿人民币)的估值相比,前者的估值远远不及后者。

嘀嗒出行能否上市以及后市表现如何,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中概股大涨,滴滴出行涨逾60%,这波涨幅利好谁?

滴滴管理团队占股588%,其中程维占管理团队49%,即占股29%左右。

滴滴出行是涵盖出租车、专车、滴滴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货运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2015年09月09日由“滴滴打车”更名而来。

2020年2月27日,为了满足用户复工出行用车需求,小桔车服旗下的小桔租车已陆续在全国几大城市推出了“全国万台车免费用7天”的租车服务。用户可通过小桔租车App或滴滴App进行免费预订。8月4日,《苏州高新区·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发布,滴滴出行排名第3位。

2021年6月11日,滴滴出行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IPO招股书,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实现营收为422亿元。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DIDI"。

2021年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公告称,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报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据国家网信办通报,滴滴出行App由于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现已被下架。官方公告显示,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2021年7月1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进驻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2021年12月3日,滴滴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市值从800亿美元跌到不足80亿美元,滴滴出行到底怎么了?

这波涨幅最低好的就是中概股,因为中概股不仅仅只有一个股票,几乎所有的中概股都可以从中受益。

在中概股刚刚经历过暴跌行情之后,很多投资人其实并不看好中概股的后续行情,同时也认为中概股随时可能会面临退市风险。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中概股全面走出了反弹的行情,有些中概股甚至在当天暴涨60%,这也进一步提升了大家对于中概股的投资信心。

一、中概股全面暴涨。

这是一个令投资人非常开心的消息,在经过了连续的下跌行情之后,中概股在一天之内暴涨了20%以上的市值,几乎所有的中概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滴滴更是在一天内上涨了60%。对于此类情况,因为很多人认为中概股的推迟风险在进一步消退,所以大家对中概股恢复了信心。

二、这波涨幅最利好中概股的所有股票。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中概股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虽然不同整改过的基本面各不相同,但所有的中概股基本上都会受到退市危机的影响,这才是导致中概股全面暴跌的根本原因。当中概股能够解除退市风险之后,我个人认为中概股的表现只会越来越好,我也非常看好中概股的后市行情。

三、这波行情也可以利好A股市场。

中概股虽然和A股市场没有必然关系,但中概股的暴涨和暴跌都会对A股起到促进作用。在中概股全面收涨的情况之下, A股市场的表现也非常好,有些个别板块甚至在当天暴涨了5%之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概股和A股市场可以直观的反映出中国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投资人们也非常认可中国企业的后市行情,同时也认为很多企业的市值会进一步上涨。

滴滴打车有什么概念股

滴滴出行经历过赴美上市和暗淡退场,逐渐失去诺大的出租车市场和消费者的信赖。公司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最终导致市场价值大幅下跌。

反观如今的网约车市场,人们很难使用滴滴打车完成订购网约车的过程,反而其他的网约车公司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融资。对于滴滴打车公司来说,众多竞争对手卷土重来,逐步向滴滴打车占领的市场消耗殆尽。更何况人们更加信任富有隐私安全保护的网约车平台与公司,而滴滴公司出现安全问题后,引发无数用户对滴滴公司安全信息保护的质疑。

公司快速在美国上市,却传出负面新闻

一般情况下,大型公司在美国上市后,该公司获得的投资金额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公司可以利用众多资本商的投资金快速发展公司,可是滴滴公司却呈现出另外一种状态。虽然该公司已经完成了上市过程,但先后传出多个负面新闻,尤其是与滴滴公司相关的25款APP被下架。

滴滴公司宣布退市,却难以挽回消费者失去的信任

公司决策人员必须重新调整合理的发展方向,才能将滴滴公司面临着的挑战和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滴滴公司已经宣布退出美国股市,可是该行为造成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许多用户在了解到滴滴公司发展历程后,便不会对该公司产生信任感,公司迟迟无法盈利,股票价格一低再低,最终为五十亿元。

总的来说,一家公司必须保证用户个人信息和员工个人隐私,如此一来,公司面对棘手问题时,不会因为泄露隐私而失去用户信赖。假如滴滴公司已经做好重新上市的各项准备,不可避免会遇到用户信任感等问题。

滴滴纽交所上市时间

打车软件概念股:海航投资(000616)大众交通(600611)强生控股(600662)浙江龙盛(600352)汉得信息(300170)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与业绩股相对而言的。业绩股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而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撑价格。而这一内涵通常会被当作一种选股和炒作题材,成为股市的热点。

概念股是股市术语,做为一种选股的方式。相较于积优股必须有良好的营运业绩所支撑,概念股只是以依靠相同话题,将同类型的股票列入选股标的的一种组合。由于概念股的广告效应,因此不具有任何获利的保证。

参考资料概念股-百度百科

滴滴出行2021年6月30日于纽交所上市。

纽约证券交易所(NewYorkStockExchange)是世界最大的、最具流动性的现金股票交易所,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上市公司提供上市及交易平台,创立于1817年3月8日。

2006年6月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与泛欧证券交易所合并组成纽约证交所-泛欧证交所公司(NYSEEuronext)。

扩展资料

滴滴出行(原名:滴滴打车,DidiTaxi)是由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于2012年9月9日上线。

它涵盖出租车、专车、滴滴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出行和运输服务。2021年6月30日,滴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21年8月20日,2021胡润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滴滴出行以3,733亿元人民币价值,位列第292名。

2012年6月6日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经过3个月的准备与司机端的推广,在2012年9月9日正式上线。

2012年10月28日,版本11,跟随IOS推出新版本,更完美的支持苹果新系统,增加了出租车到达的即时信息推送,增加了一键重复发送功能,简化了注册流程。

2012年12月,滴滴打车获得了A轮金沙江创投300万美元的融资。

2014年2月23日凌晨开始,滴滴打车因为微信支付活动火爆,短时间内大量用户涌入,造成滴滴打车软件系统出现间歇性不稳定的现象,滴滴打车第一时间解决,在当天下午17点左右已经完全修复,并表示遵守补贴优惠的承诺,对受影响的用户执行每单补偿12块钱的政策。

以上就是关于滴滴的竞争对手拟上市,准“共享出行第一股”背后存两大隐忧全部的内容,包括:滴滴的竞争对手拟上市,准“共享出行第一股”背后存两大隐忧、滴滴股份占股比例、中概股大涨,滴滴出行涨逾60%,这波涨幅利好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上一篇:广晟有色东方财富网股吧

下一篇:抖音是腾讯旗下的软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