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信用卡发卡规模突破1亿(产能规模)
中信银行年报显示,该行共发行信用卡10132.39万张,比上年末增长9.40%;信用卡余额5277.4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25.1亿元;信用卡交易额27801.35亿元,同比增长14.05%,信用卡业务收入591.28亿元。
在疫情影响下,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提振消费成为热点。2021年,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数字经济是全要素数字化转型,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
人工智能成为突破口。据相关人士透露,在AI智能应用层面,中信银行信用卡AI外呼机器人外呼能力同比翻倍,覆盖服务、营销、信贷、风险等300多个业务场景,实现消费金融和中间业务创收,刺激活跃客户交易,节省销售和催收人员约700人。
"智能外呼系统2021年的年处理能力相当于2500个人工座席."相关人士透露。
风险控制也是一个难点。年报显示,在风险防控层面,中信银行信用卡基于大数据和智能技术,构建了全面精准的风险模型体系,准确率较传统方法提升超10%;基于开源的分布式图数据库,构建了包含80亿全客户关系层数据的客户关系图,其应用贯穿贷前、贷中、贷后风控全链条,覆盖贷前申请反欺诈、贷中交易反欺诈、贷后催收等场景。2021年智能风控亏损将超过5000万。
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后,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今年3月,该行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中信碳账户内测版上线,成为国内银行推出的首个个人碳账户。根据这个碳账户的核算预测,信用卡用户通过在线金融服务中的低碳行为,每年可以减少200多万吨的碳排放。
相互佐证的是,国家发改委3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消费将再次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在业内看来,信用卡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推力。
新浪财经近日发布的《2021年信用卡行业发展报告》也指出,2021年以来,随着疫情后消费复苏、国内经济逐步回暖、央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等政策,信用卡行业各项指标不断提升,现已成为中国居民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关键时候,信用卡还承担着服务大众和实体经济的角色。
这份第三方报告认为,后疫情时代,各大银行纷纷抢滩移动端,信用卡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相关问答:
相关问答:信用卡不能用于偿还贷款,暴雷的人会不会翻倍?
信用卡不能用来尝还贷款只是再次强调规范了信用卡。对于拆西墙补东墙的人来说肯定影响比较大。本来信用就是正常消费购物和到指定的场所使用的。但是现在很多人手里的信用卡太多,炒房或者投资啥的,都想办法用信用卡。本质上是在推高信用卡的杠杆,加大的风险。信用卡的额度不是随意的,而是银行根据利润或者自己放贷额度发放的。
虽然信用卡发卡很久了,但是以前信用卡的发放就流于形式,使用也很不规范。银行的消费贷也是明目张胆的流入了房地产。很多人,都是不断的刷信用卡,套现或者刷了一张又一张来弥补自己的资金黑洞。说到底还是自己的财务状况有问题。持卡人不规范刷卡,银行也是没那么较真,没有认真监管。现在,监管部门已经明确了,强调了信用卡的使用规范,具体了不能使用的地方,所以持卡人最好规范的用卡,否则很有可能被封卡。而且以后办信用卡也会越来越难。
对那些有网贷,有多张信用卡,又没有实力还钱的人,信用卡的这次规范,只是加剧了他们爆雷的速度,斩断了他们伪装的财务链。没有谎言可以永久完美编造成功,同样地这个世界不会有完美的刷卡欺骗,一切到时候了,都会如梦方醒,尘归尘,土归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