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绿色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一、城市绿色资源的内涵和意义
城市绿色资源包括山体、水体、林体、草体和在上述系统中生活繁衍的动物,可见于城市行政区划及周边。从内涵上看,山地是以土壤层、岩石层及其涵养水源为基本组成部分的自然资源禀赋。其稳定性强,但增量供给困难,应重点做好保护性建设。水体是以地表河流、湖泊、溪流、运河为基本组成部分的自然或人工赋予的资源(包括生活和生产用水),流动性强。增量供水取决于节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森林是针叶树、阔叶树、木本灌木和藤本植物的统称,而草是草本和木本植物的统称。林草具有很强的便携性和普遍价值,是城市绿色资源增量供给的主力军。动物是在景观林草系统中生活和繁衍的各种动物,流动性强,对环境质量的变化敏感。它们的增量供给不仅取决于景观林草的整体数量和质量,还取决于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环保法制水平。
绿色资源的存量和增量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第一,历史文化的供给。许多山川水体承载着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和脉络,其人文建筑和历史遗迹蕴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价值。有的甚至成为地理标志。自然资源禀赋转化为自然和文化资源禀赋,绿色资源实现了增值。二是生物多样性供给。山区水体和相关的森林草体包含了多种野生动物,为它们的繁衍提供了空间,也创造了独特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中的一些大型公园、湖泊、林地和湿地成为鸟类(包括候鸟)、鱼类、昆虫和两栖动物的天堂,吸引着摄影师和科普爱好者。第三是旅游供给。城市绿化资源开发和增量优化形成的一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成为突出一个城市地域和文化特色的景点,其中不少已发展成为旅游景点。第四,优质的环境供给。山体水体、林荫、草坪、花坛、湖泊以及建在其上的水边湿地等。在城市中合理分布,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土地、水体和空气,改善区域微环境的湿度和温度,提升空气质量和环境舒适度,为居民提供“天然氧吧”,成为人们休闲、运动、健身的理想场所。
第二,城市绿化资源建设和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管理水平的差异,我国北方城市绿地资源建设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存量配置和增量优化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是山水建设统筹不够,增量供给面临困难。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对资源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一些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山地资源开发甚至房地产开发,削山修路,清除现有植被,花费大量资金重新造林。导致山体原有的自然系统被破坏,地质灾害成为隐患。部分地区忽视山体特征和水体属性,盲目向山上引水最终离开“总干渠”,孤立建设人工湖变成“死水”。在其他地区,山体建设和水体建设缺乏协调和统筹,相互制约,顾此失彼,浪费或破坏绿化资源存量,制约增量供给。
二是林草建设科学布局不足,增量供给潜力有限。由于总体规划布局不完善,在林草建设实践中,仍存在偏重
四是绿色资源建设供给管理滞后,增量供给缺乏法律保障。目前,一些城市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仍缺乏绿色资源建设的原则和硬性要求。同时,城市绿化资源建设管理分散,山、水、林、草分属不同管理部门,容易出现“空白区”,难以保障供给。管理模式粗放落后,难以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和环境变化给绿色资源建设带来的新挑战。
三。优化城市绿色资源建设和供给的思路和建议
山地的建设和供给应注重水、林、草的优化组合。山地建设要充分发挥林草涵养水源、保护土壤的功能,促进增量形成。围绕山体营造林草,要坚持创新发展,合理布局针叶树、阔叶树、木本灌木、藤本植物和乡土草等。并为生物尤其是动物的增量供应创造适宜的环境。引水上山要以“池”和“泉”的形式,这样供水就能像山涧一样形成阶梯落差,多余的水可以收集起来,在雨天或雪天备用。城市建筑垃圾(主要是土、砖、石)处理可以借鉴天津南翠屏公园的经验,建设垃圾山公园。改善全是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形象,利用错落的屋顶,开发建设小水池、草地、花坛、菜园、温室,优化绿化资源增量。
水体建设和供水应注重节约用水和综合利用。水体的建设和供应是北方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要在科学节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上,扩大水体增量供给。首先要解决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开发建设,应充分利用城市自然地形或人工工程,以节约用水为基本原则,让现有资源活起来,让更多居民共享“绿水”。要大小结合、动静结合、合理布局,提高水体增量供给,为水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生存和繁衍环境,促进生物链整体形成,强化动物生态功能。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实现循环再利用,优化提高城市水体增量供给。
林草建设和供应要因地制宜,注重生态效益。几十年的绿化工程使许多城市的森林和草地存量相当充足。在加强保护和管理的同时,重点增加供给。根据城市地理特点,开发和推广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绿色林草品种十分必要。新开发地区和城市闲置空间应全面覆盖林草,以增加单位面积的增量供应。有条件的城市可以试行树木与果树、花卉、蔬菜相结合的绿色资源建设供应模式,丰富林草建设形式,增强林草生态经济功能,让居民享受多彩的绿色资源。
p>动物体建设与供给要筑巢引凤、综合管理。以山水林草为主体的城市绿色资源建设成果,不仅增加了绿色资源供给,也为鸟类、鱼类、昆虫和小型啮齿类动物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生存空间,从而扩大了优质增量供给。要确保动物体稳定的繁衍生息,必须加强综合管理,规范人群文明行为,防止乱捕乱抓或误伤误杀。要加强城市生态科研创新,对绿色资源建设与供给进行大胆探索,形成系统理论,指导城市绿色资源建设与供给科学发展。绿色资源建设与供给要强化区域共治、社会分享。城市绿色资源建设并不是孤立的,往往会受到周边区域甚至更远区域的影响。加强绿色资源建设与供给,要打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甚至单位、小区之间因为管制体制不同而造成的人为“分割”,加强相关体制机制建设,统一管理规范,建立协调机制,实现区域共治,风险同担,资源共享。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农村绿色发展评价与政策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1YZ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