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帮我借呗(每天劝你善良一点)
早上,朋友给我转发了一个好消息。打开一看,标题是“支付宝在全国范围内派发1000亿“免息生活费”,免息期内可零成本使用”。有这种好事吗?
在疫情的冲击下,无砖可搬,濒临饿死的蚁人自然要抓住马老师递来的救命稻草。
是时候比拼手速了!利用平时打游戏打下的良好基础,我一秒点开支付宝,输入密码,按照提示很快输入了“免息生活费”这五个让人看着就心动的字。然后我看到了五个字:
60天免息!
下面是比较大的四位数:2000元。
这里有五个很小的字:无息生活费。
最后四个字:马上得到。
等等,我穷,但我不傻。薅羊毛也要看活动规则吧?
秒开右上方的“活动规则”(很难看到这个是因为不是我玩游戏的恶毒眼神好吗?以2000元以下不放“活动规则”的事实,这个产品经理至少要P8,带个人助理。)
我相信规则非常清楚。“活动仅持续两周,7月1日-14日,仅限借款用户开通,不可重复领取。
在确认没有坑之后,我点开了“立即领取”的页面,发现“最高一万元”。不要激动。下面小字注明“借1元-2000元,60天免息”。
我明白。借10000元,2000元60天免息,另外8000元正常付息。
这不是贷款贴息广告吗?什么时候成了“蚁人”的“生活费”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在蚂蚁金服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既然是贷款,就要说明几个关键要素:贷款人是谁?利率是多少?不查信用?贷款记录是否上报征信局?
你看我的贷款页面,最下面明确写着“个人需要同意签署《个人消费贷款合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授权书》,同意向PBC征信系统提交相关信息。
等等,为了申请2000元免息两个月的“现金贷”(蚂蚁金服称此为“生活费”),我必须签订电子贷款合同,授权蚂蚁金服查询一次征信。这2000元的贷款,下个月也会记入征信报告。
我很穷,但我不傻。
打开一份借款合同,上面注明有两家放贷机构,一家是民生银行杭州分行,一家是重庆蚂蚁上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后者是“借呗”的经营主体。
蚂蚁金服不会骗你的。这两个贷款机构被要求检查信用信息。
蚂蚁金服官方明确表示,借款的开户和使用信息需要上报征信局。然而,在这个“生活成本”广告中,我并没有提到信用信息。
征信有什么影响?借款的开通和使用是否会对房贷、车贷的申请产生不利影响?让蚂蚁金服告诉你,正常情况下,不会。但是,个别金融机构可能有自己的特殊考虑。
这句话滴水不漏。这就是我对互联网大公司佩服的地方。所有的产品、协议、合同,一举一动都有法律专家的痕迹。
我把蚂蚁金服的这张图发给了银行贷款部的一个朋友。他不屑地回答,你才傻。你相信吗?很多银行审核贷款的时候,只是发现你贷款少,就通过了;它直接;有些放松了一点。半年内申请过小额贷款的人,都不会和你做朋友。
我傻乎乎的问“为什么”?
朋友带着轻蔑的表情(正如我想象的那样)对我说:“为什么?你可以借小额贷款,可以借现金贷,也可以借几千块钱,说明你没有出路,风险有多大,哪个银行敢借给你?”
我恍然大悟。我不仅真的很穷,而且真的很笨。
我陷入了沉思。蚂蚁金服为什么把我当“蚁人”一样忽悠?
我一个朋友说蚂蚁金服有个爱好。它每次都喜欢把营销搞得像全世界最好的一样,说一大堆好处,把尾巴藏得很深。
但是,生意是生意,贷款是贷款,公益是公益,生活费是生活费。能说清楚明白吗?
能不能先做到“让世界上没有误导广告”?
另外,我也想奉劝“打扰一下”,广告要善良,要同情来之不易的“蚁人”,尤其是在这个疫情重、生活艰难的时候。
我也想奉劝年轻人多存钱,少借钱,不要为了今天的狂欢去借明天的钱。
马老师去年底说,2019年不容易。他曾经有一天接到五个朋友的贷款电话。而吃瓜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马老师却没有回答:最后到底借没借?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不知道合不合适。马老师可以推荐这些朋友开贷款。毕竟他们真的很缺钱。
话说回来,“借呗”的贷款利率是多少?
我委托姐夫11岁上小学的儿子算了一下,2000元,12个月,每月还款155.39元,实际年化利率10.36%;这是贴现后的利率。贴现前的利率为14.64%。
固体
事求是说,和很多市面上的动辄24%、甚至36%的现金贷比,借呗这个利率还是很良心的。但我仍然反对,各位年轻人去开通或使用“借呗”,除非实在走投无路。
为什么呢,同样是信用贷,同样上征信,同样是银行资金,“借呗”的很多优势就没有了。今年上半年,几家国有大行以及股份行、大量城商行都在猛推消费贷,利率甚至比房贷利率都低了。目前的行情是,国有大行消费贷利率4%-5%左右,股份行6%-8%左右。
说到底,“借呗”只是一个银行资金放贷的渠道而已,同样的资金,银行自己不方便放太高利率,那就通过互联网公司放出去,逐利主义的完美闭环,谁用谁知道。
你非要去借这2000块“免息”贷款,也只能祝你好运了。